我摇头:「我不斗他。我斗的,是这个时代对‘味’的误解。」
林小雨悄悄送来食材:「我信你。」
我点头:「这道菜,叫——‘九转回肠面’。」
2 转回肠面
比赛当天,城南广场。
百桌千人,媒体云集。
陈大厨做“分子料理龙虾泡饭”,金箔点缀,烟雾缭绕,全场惊呼。
轮到我。
我只带一口锅,一包面,几样家常料。
我当众和面,手擀,切条。
汤底,我用老母鸡、猪骨、火腿,熬十二小时。
但关键在“九转”——
第一转:猪油炒葱,取香。
第二转:豆瓣酱炒出红油。
第三转:加入肉末,煸干。
第四转:加高汤,煮沸。
第五转:下面,搅三圈。
第六转:加酱油,提鲜。
第七转:撒葱花,增色。
第八转:淋猪油,锁味。
第九转:关火,静置十秒,让味融合。
全程,无花哨,无科技。
我端面上台。
陈大厨笑:「就这?一碗破面?」
评委试吃。
第一口,沉默。
第二口,颤抖。
第三口,一位评委——年过六旬的老厨师,突然落泪。
他放下碗,哽咽:「这味……像我娘……临终前给我做的最后一碗面……」
全场静。
另一位评委,米其林探员,尝后摘下眼镜:「这……不是技术,是……灵魂。」
陈大厨不信,抢过一碗,猛吃。
三口后,他停住。
手抖。
他抬头看我,声音发颤:「你……你怎么做到的?」
我淡淡道:「我用的,不是科技。是‘等’。等汤浓,等面弹,等味合。你用的,是‘快’。快出菜,快赚钱,快成名。可你忘了——味,是慢出来的。」
他猛地跪下。
全场哗然。
他对着我,一字一顿:「味……不在标准……在人心。」
我扶他:「不必跪我。跪的,是你自己丢掉的东西。」
他痛哭。
赛后,我拒绝所有采访。
老刀拉我:「有资本要投你!开连锁!做品牌!」
我摇头:「我不做帝国。我只做一碗面。」
林小雨问:「那你……到底想干嘛?」
我带她回店。
我亲手做一碗葱油拌面,端给门口乞丐。
他吃完,咧嘴笑:「香。」
我问:「值多少钱?」
他挠头:「……两块钱吧。」
我笑:「值了。」
那天夜里,我梦见紫微星动。
我站在养心殿,李御厨端上“龙涎玉露羹”。
我尝一口。
「还是不行。」
李御厨跪地:「陛下,臣已竭尽全力。」
我摇头:「不是你不行。是这宫里……没有‘人味’。」
我摔碗:「退下。」
梦醒。
我站在后厨,锅还在热。
我给自己煮了碗面,加了个蛋。
我坐下,吃。
风吹门帘,油灯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