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延迟的倒影
深夜十一点半,城市喧嚣的余烬被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吸收殆尽,只剩下写字楼零星亮着的格子间,像漂浮在黑暗海洋中的孤岛。林薇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关掉电脑屏幕上最后一份修改好的PPT文档。颈椎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哒”声,疲惫如同湿冷的藤蔓,从脚底缠绕而上,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又是这样。项目攻坚期,加班成了常态。她拖着灌了铅的双腿走出公司,钻进冰冷的网约车。车窗外的霓虹流光溢彩,却照不进她空洞的眼眸。回到家,空荡荡的公寓里只有智能锁开合的电子音在回荡。冷清,寂静,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尘埃气味。
她甩掉高跟鞋,只想立刻把自己扔进浴缸的热水里,洗去一身黏腻的疲惫和键盘的油光。
浴室明亮的灯光有些刺眼。林薇拧开水龙头,哗哗的水流声暂时驱散了屋内的死寂。她站在那面宽大的、镶嵌在洗手台上方的梳妆镜前,卸下厚重的妆容。镜子是几个月前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复古的雕花铜框,边缘有些氧化的绿痕,镜面本身倒还算清晰干净,带着一种旧物的温润感。她当时一眼就看中了它的独特,觉得能给这间冰冷的现代公寓增添点人情味。
水流声里,她无意识地抬眼看向镜中的自己。脸色苍白,眼下是浓重的乌青,眼神涣散,写满了被生活榨干的麻木。她扯了扯嘴角,想给自己一个鼓励的微笑。
就在这一瞬间。
镜中的倒影,嘴角上扬的动作,比她慢了半拍。
极其细微,如同视频信号短暂的卡顿。
林薇的动作僵住了。她眨了眨眼,怀疑是过度疲劳导致的眼花。她再次尝试,缓缓抬起右手,撩开额前一缕汗湿的碎发。
镜子里,那个“林薇”的手,几乎是等她的手撩开了头发,才慢悠悠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滞涩感,抬了起来,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顺着林薇的脊椎猛地窜了上来,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疲惫。她的心跳骤然加速,咚咚咚地撞击着胸腔,在空旷的浴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太累了……一定是太累了……”她低声呢喃,声音干涩发紧,像是在说服自己,又像是在抗拒某种未知的恐惧。她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匆匆洗了把脸,胡乱擦干,逃也似的离开了浴室,甚至不敢回头再看一眼那面镜子。
2 陌生的微笑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刻意避开了在深夜或独自一人时长时间凝视那面镜子。但恐惧如同跗骨之蛆,一旦滋生,便难以驱散。她开始留意镜中的每一个细节。
她发现,那种延迟并非每次都出现。有时一切正常,镜中的她同步得完美无瑕。但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在她精神不济或独处时,那种细微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延迟就会悄然浮现。镜中人的眨眼会慢零点几秒,转身的动作会显得拖沓,甚至有一次,她对着镜子打了个哈欠,镜中人张开的嘴,竟然在她闭上之后,才缓缓合拢。
这绝不是错觉!
恐慌如同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淹没林薇。她不敢告诉任何人,怕被当成精神失常的疯子。她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镜子倒影延迟”、“镜子里的自己动作慢”、“灵异镜子”……跳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有科学解释说是光线折射或视觉疲劳,也有耸人听闻的都市传说,提到“镜鬼”或是“平行世界的自己”。其中一个匿名的帖子描述的经历让她如坠冰窟:发帖人说,他家的旧镜子也会这样,后来镜中人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不像他,最后……那个“它”在镜子里对着他笑了,而他本人,当时根本没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