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年,学习变得更紧张了,每个人都在为高考奋斗。我和陈屿见面的次数更少了,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都见不到一面。直到高考结束后的那天,我在小区门口遇到了陈屿的妈妈,才知道他考上了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而我,已经拿到了南方一所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我们要去的地方,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隔着几千公里的距离。
陈屿离开小区那天,是个清晨。我特意早起,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他和他妈妈把行李箱搬上车。他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抬头朝我这边看了一眼,我赶紧挥了挥手,他也挥了挥手,嘴角带着一点浅浅的笑。
车子发动的时候,我跑下楼,想跟他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只说出了一句“路上小心”。他点了点头,说“你也是”。车子渐渐走远,消失在路口,我站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里像少了点什么,空落落的。
风吹过老香樟树,叶子沙沙作响,好像在说着什么。我伸手捡起一片掉落的叶子,捏在手里,突然想起初中时,我们在石凳上一起补作业的日子,想起他画给我的小恐龙,想起他讲题时认真的侧脸。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那些藏在心底的朦胧好感,像一颗颗没来得及成熟的果子,就这样被留在了这个夏天,留在了香樟树下。
我知道,我们的读书时光,就这样结束了。而我和陈屿的故事,好像也暂时停在了这里。只是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很多年后,我们会在同一个地方重逢,会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那些藏在心底的遗憾,慢慢酿成另一种模样。
中篇:成长烦恼
南方的夏天比家乡热得多,九月的风裹着潮湿的热气,吹得人心里发慌。我拖着行李箱走进大学校园时,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想起陈屿——要是他在,肯定会走在我前面,帮我打听报道处的位置,手指还会习惯性地抠着书包带。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我掐灭了。我掏出手机,给陈屿发了条消息:“我到学校了,一切顺利。”过了半小时,才收到他的回复,还是熟悉的简短风格:“好,照顾好自己。”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笑脸表情,和初中时他画在草稿纸上的那个,像得很。
大学的生活比高中热闹太多。我学的是商科,班里同学大多外向开朗,加上我性格本就不怯生,很快就和周围人打成一片。学生会招新时,我报了文艺部,面试那天,我站在台上侃侃而谈,下台时听到有人小声说“这个女生好厉害”,心里竟莫名想起小时候替陈屿出头的样子——只是这一次,我不用再护着谁,只用顾好自己。
大概是因为性格外向,身边渐渐有了追求者。第一个注意到我的是同班的张远,他很会说话,总能把我逗笑。第一次约会,他在女生宿舍楼下摆了一圈蜡烛,手里捧着一大束红玫瑰,引得路过的人都停下来围观。我站在人群里,看着他递过来的玫瑰,心里却没有预期的激动,反而有些不自在——这种热烈的浪漫,像加了太多糖的奶茶,甜得发腻,却少了点让人安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