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走上船,船板有些松动,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她看着船身的木纹,仿佛能看到爷爷当年造船的样子——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刨子,一点点打磨着木板,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却依旧笑得很开心。
“爷爷为什么要在船头刻‘安’字?”林知夏问。
“因为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过江,”沈砚舟说,“林伯常说,造船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良心,船造得结实,才能让过江的人安心。当年洪水过后,他总说自己没把船造好,才让那么多人出事,可我们都知道,那是天灾,不是他的错。”
林知夏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终于明白,爷爷为什么一辈子都在愧疚——他把村民的安危扛在自己肩上,哪怕那不是他的错。她走到船头,轻轻抚摸着“安”字,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爷爷的心愿,让“平安号”重新航行在江面上。
从那以后,林知夏就在渡口住了下来。每天早上,她都会跟着沈砚舟去渡口摆渡,帮他收船费、整理船舱;下午,她就跟着沈砚舟去修“平安号”,学习如何打磨木板、刷桐油。沈砚舟很有耐心,手把手地教她,从辨认木材的好坏到使用工具的技巧,都讲得很详细。
林知夏学得很认真,虽然手上磨出了水泡,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却从来没抱怨过。她知道,这是爷爷的心愿,也是她现在唯一想做的事。
渡口的村民都很热情,知道林知夏是林伯的孙女后,都很照顾她。王婶经常给她送自家种的蔬菜,李叔会教她如何看江水流向,张奶奶则会给她讲爷爷当年的故事——比如爷爷如何顶着暴雨修船,如何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受灾的村民,如何在寒冷的冬天跳进江里救起落水的孩子。
林知夏听着这些故事,对爷爷的了解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这里的人很淳朴,这里的风景很美,这里的江水很温柔,她觉得,自己好像终于找到了归属感。
这天下午,林知夏和沈砚舟正在修“平安号”,突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争吵声。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正和一个村民争吵,男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满是不耐烦。
“这渡口我已经买下来了,你们必须搬走!”男人大声说,“我要在这里建一个度假村,到时候你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大笔补偿款,比你们在这里摆渡强多了!”
“这渡口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不是你说买就能买的!”村民愤怒地说,“我们不需要你的补偿款,我们就想在这里好好生活!”
沈砚舟皱了皱眉,放下手里的工具,对林知夏说:“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过去看看。”
林知夏点了点头,看着沈砚舟走上岸,心里有些担心。她知道,最近总有城里的开发商来渡口考察,想把这里改造成度假村,可村民们都不愿意离开——这里有他们的家,有他们的回忆,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渡口。
沈砚舟走到男人面前,语气平静地说:“先生,这渡口是集体财产,不是个人的,你不能说买就买。”
男人上下打量了沈砚舟一番,不屑地说:“你是谁?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我告诉你们,这度假村我是建定了,你们要是识相,就赶紧搬走,不然别怪我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