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面前这两个我最亲的人,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陌生。
4 第四章:朋友圈里的“幸福一家”
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租住的公寓,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似的。
手机嗡嗡震动,家庭群里弹出一条消息。
我妈发了一张全家福:她、爸爸和小凯站在那辆白色SUV前,笑得灿烂。小凯举着车钥匙,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
配文是:“儿子买车了!感谢亲朋好友多年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谢女儿的慷慨相助!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的指尖冰凉。
慷慨相助?其乐融融?
照片上,三个人笑得那么开心,仿佛那十五万是天经地义就该给弟弟用的。仿佛我的牺牲不值一提,甚至值得庆贺。
群里的亲戚开始点赞评论:
“小凯真有出息!”
“姐姐真好,知道帮衬弟弟!”
“一家人就该这样互相帮助!”
“什么时候请客庆祝啊?”
我盯着屏幕,胃里翻江倒海。
这就是我的家人。偷了我的钱,还要公开表彰我的“慷慨”,让我连抗议的余地都没有。如果我现在站出来说真相,就会成为破坏家庭和谐的罪人。
多么精妙的绑架。
我关掉群消息,却发现朋友圈已经被弟弟的新车刷屏了。小凯发了九宫格照片,从各个角度展示新车,配文:“感谢爸妈赞助的人生第一辆车!一定会努力奋斗,不辜负期望!”
下面清一色的点赞和恭喜。
没有一条提到我。仿佛那十五万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颤抖着手指,在那条朋友圈下评论:“这车是用我的存款买的,未经我同意。”
发送。
几秒钟后,我的手机响了,是我爸。
“你疯了吗?在朋友圈说这些?快删掉!”爸爸的语气是我从未听过的恼怒。
“为什么要删?我说的是事实。”我平静地回答。
“家丑不可外扬!你赶紧删了,然后发条解释说是开玩笑的!”爸爸命令道。
“家丑?偷钱的人不怕丑,我怕什么?”我反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爸爸的语气软了下来:“丫头,爸知道你不容易。但这事已经这样了,你就当帮帮弟弟,一家人和睦最重要。你妈那边我会说她,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以后?还有以后?”我苦笑,“爸,你知道那是我所有的积蓄吗?你知道我原本计划下个月就去交首付吗?”
爸爸叹了口气:“女孩子家买什么房?迟早要嫁人的。这钱就算你先借给弟弟的,等他宽裕了会还你的。”
同样的说辞,如出一辙。
我什么都没说,挂了电话。
几分钟后,我发现弟弟那条朋友圈不见了。估计是设置了仅我可见,或者直接删了。
家庭群里也安静了。我妈私信我:“马上回家一趟,我们谈谈。”
不是商量,是命令。
我知道等待我的是一场怎样的“谈话”——三个人对我一个人的批斗会,直到我承认自己是错的,是自私的,是不顾全大局的。
这次,我不想去了。
5 第五章:沉默也是一种暴力
我关掉手机,把自己埋在枕头里。
过去二十五年的画面一幕幕在脑海中重演:
弟弟的生日总是隆重热闹,我的生日常常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