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王小姐这是在做什么?"
众人回头,只见县丞夫人的贴身丫鬟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仆役。王小姐看到丫鬟,脸色顿时变了变,勉强挤出笑容:"原来是春桃姑娘,我...我就是看看这铺子的点心。"
春桃姑娘瞥了她一眼,没理会,径直走到林晚面前,笑道:"林姑娘,我家夫人让我来取预定的点心。"她又看了看王小姐,意有所指地说:"夫人常说,这晚香楼最是讲究诚信,难怪生意这么好。不像有些人,仗着家里有点钱,就忘了规矩。"
王小姐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恨恨地瞪了林晚一眼,却不敢得罪县丞夫人的人,只能带着丫鬟悻悻地离开了。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林晚却留了个心眼。她注意到,刚才王小姐转身时,腰间佩戴的一块玉佩晃了一下。那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玉,雕着一朵精致的莲花,而她母亲沈素娘的妆奁里,也收着半块一模一样的玉佩,只是缺了一角。
送走春桃姑娘后,林晚回到后厨,见母亲正在低头擦拭桌子,神情有些恍惚。
"娘,"林晚轻声唤道,"刚才那个王小姐,您认识吗?"
沈素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摇摇头:"不认识。许是哪家的小姐,脾气娇纵些。"
林晚没有追问,只是拿起一块抹布,帮母亲一起擦桌子。她知道母亲不想说,再多问也无益。但她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看到县丞夫人画像时,手指曾不易察觉地颤抖过。而今天王小姐的玉佩,更是让她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王员外...县丞夫人...母亲的半块玉佩...这些看似无关的人和物,是否都指向同一个被掩埋的过去?林晚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而晚香楼的生意越好,这张网就勒得越紧。
傍晚打烊后,林晚独自走到河边,看着水中倒映的月影。她知道,树大招风,晚香楼的兴旺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王小姐的刁难或许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麻烦。而这些麻烦,很可能不仅仅是商业上的竞争,还牵扯到母亲不愿提及的身世。
水中的月影忽然被一阵微风吹皱,碎成点点银光。林晚望着那破碎的光影,心中渐渐有了决断。她不能只被动地防守,她要主动出击,不仅要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家业,更要查清母亲的过去,为这个家扫清所有潜在的威胁。
而第一步,就是从那位神秘的王员外和他手中的半块玉佩开始。她隐隐觉得,王小姐今天的出现,并非偶然,更像是一次试探,一次来自过去的、悄然投下的暗礁。而她,必须在船触礁之前,看清这水下的一切。
第四十一章:残玉碎忆
绒线胡同的绣坊后院,蛛网在梁间织出半透明的幕帘。沈素娘接过张妈递来的焦黑玉佩时,指腹触到断口处温润的玉质,忽然想起幼时父亲将玉佩挂在她颈间的场景。"这是沈家的护身符。"张妈用粗布帕子擦着眼角,"老王爷被押走那晚,我亲眼看见太傅手里攥着半块一样的玉佩。"
林晚凑在油灯下细看,焦痕下的莲花纹路与母亲的半块严丝合缝。"这么说,太傅不仅诬陷了王爷,还抢走了另一半玉佩?"她想起疤脸管家死前的狞笑,后颈泛起一阵寒意。冷轩突然按住她的肩膀,指尖指向窗外——墙根下的青苔里,一枚银簪静静躺着,簪头雕着与县丞夫人相同的缠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