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顺连忙点头,眼泪掉在地上,砸出小小的坑:“谢谢您,王大妈,谢谢您…… 我以后一定报答您。”
王大妈进屋翻了半天,拿出一个小小的铜芯,铜芯上还沾着锁上的木屑。她把铜芯递给阿顺,又叮嘱:“你可别弄丢了,这可是我求了好多人才弄来的,小福子戴着这锁,就没生过病。”
阿顺接过铜芯,铜芯凉冰冰的,她像接过什么宝贝,紧紧攥在手里,又给王大妈磕了个头,才转身去下一家。
接下来的日子,阿顺就像个游魂似的,在镇上挨家挨户地转。她先去了卖针线的陈婶家,陈婶心软,见她脚底下流着血(鞋早就破了,脚趾被石子划破了),就从自家孙子的百家锁里拆了个芯子给她,还塞给她半个窝头,说:“快吃点,看你饿的。” 阿顺接过窝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把窝头揣在怀里,想留给小栓吃。
然后去了张屠户家,张屠户正在院子里杀猪,猪血溅了一地,红得刺眼。阿顺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张屠户见了她,粗着嗓子喊:“你个丧门星,来我家干嘛?别把晦气带给我!” 阿顺连忙说:“屠户大哥,我求您给个锁芯,小栓快不行了……” 张屠户骂了句 “滚”,拿起手里的杀猪刀,刀上还滴着血,阿顺吓得往后退,却没退几步,就被门槛绊倒了,手里的铜芯撒了一地。她连忙爬起来,蹲在地上捡,手指被铜芯划破了,流出血来,她也不管,只是不停地捡。张屠户见她可怜,又看她手在流血,就从屋里拿出一个锁芯,扔在她面前:“拿了赶紧滚,别在我家门口哭哭啼啼的!” 阿顺捡起锁芯,给张屠户磕了个头,才一瘸一拐地走了。
还有李掌柜家,李掌柜是开杂货铺的,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有百家锁。阿顺去求他,他说:“给你锁芯也行,你给我洗十天的碗,把我铺子里的脏碗都洗干净。” 阿顺答应了,每天晚上去李掌柜家洗碗,洗到半夜,手泡得发白,连筷子都握不住,才换来一个锁芯。
天越来越冷了,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阿顺的鞋早就破了,脚趾露在外面,冻得又红又肿,走一步就疼一下,地上的石子硌得她脚底板生疼,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她每天早上出门,晚上才回来,回来时总要先摸小栓的额头,看他有没有好一点。小栓的情况却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坐起来了,只能躺在床上,眼睛半睁着,连阿顺叫他都没力气应,只有偶尔听到 “锁芯” 两个字,才会眨眨眼。
“娘…… 饿……” 有天晚上,小栓忽然开口,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几乎听不见。
阿顺的心一紧,连忙去灶房翻找。灶房里的米缸早就空了,缸底还沾着几粒米,她用手指抠下来,放在手心,只有五粒。她又翻了翻柜子,找出一点红薯干,是上次陈婶给她的,她没舍得吃,藏在柜子里。她用开水泡了泡,红薯干胀了起来,她用勺子碾碎,喂给小栓吃。小栓吃了两口,就摇头不吃了,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却没发出声音,又闭上眼睛。阿顺坐在床边,看着小栓的脸,眼泪无声地掉在被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被子是用碎布拼的,已经洗得发白,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
她数了数手里的锁芯,一共六十三个,还差三十七个。镇上的人家差不多都跑遍了,剩下的要么是不愿意给,要么是没有百家锁。她想起了赵老爷家 —— 赵老爷家有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百家锁,而且都是用最好的铜做的,锁上还刻着花纹,听说光是做锁就花了五十块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