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敏捷地接住抱枕,非但没生气,眼睛反而倏地亮了起来,像突然被点亮的星子,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她凑到我身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嘿,你还别说,我真研究过这个。”
我以为她又在犯戏瘾,配合着笑了两声:“是是是,林大导演,您下一步是不是要拍一部史诗级劫匪巨制?”
她却没笑,表情是罕见的认真,手指蘸了点桌上洒落的奶茶水渍,在冰冷的玻璃茶几上勾勒起来。
“没开玩笑。就咱们楼下街角那家建行分行,我上周去存水电费,特意仔细观察了一圈。”她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兴奋,“进门左手边,大概三步远,有个红色的消防立柜,那个角度,刚好能把东南角的摄像头挡得严严实实,形成一片视觉盲区。”
我的笑容僵在脸上。
她继续画着,指尖划过水痕:“柜台后面,那个穿着制服老是打瞌睡的大叔旁边,左手边第二个抽屉,下面有个不起眼的黑色按钮,上面贴了个‘注意’的标签,那根本不是备用电源,那就是无声警报器。
用个口香糖或者橡皮泥之类的东西轻轻压住,就能让它暂时失灵个几分钟。”她抬起头,眼神灼灼,“而且,我观察了好几天,每天早上九点半,运钞车准时来,交接完就走。
之后的一个小时里,银行里通常就只有两个柜员,一个坐在最里面,一个靠外,外加一个保安。那保安大叔,十有八九会溜达到门口,跟那个推车卖煎饼果子的大爷唠嗑,一唠就是十几二十分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令人不安的寂静。窗外的雨声似乎变小了,只剩下电视里警匪片还在不知疲倦地喧闹。我看着她亮得惊人的眼睛,以及茶几上那幅渐渐蒸发消失的“银行平面图”,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
“你……”我张了张嘴,干笑两声,试图打破这诡异的气氛,“你这脑子,不去写犯罪小说真是可惜了。还监控死角、警报器……你咋不连逃跑路线和销赃渠道都一起规划了呢?说得跟真的一样,吓死人了。”
她也像是突然从某种沉浸的状态中惊醒,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刚才那股认真的劲头瞬间消散,又变回了那个没心没肺的闺蜜。
她伸手抓过遥控器,把电视音量调大,震耳欲聋的枪战声立刻填满了整个房间。“哎呀,随便说说嘛,看电影代入感太强了而已。谁让他们拍得漏洞百出呢。”
这个话题似乎就这样被带过了。
我们后来又聊了会儿别的,公司里的八卦,新开的网红餐厅,吐槽了一下阴雨连绵的天气。
但那晚我睡得很不踏实。
半梦半醒之间,耳边总回荡着摩托车引擎低沉的轰鸣,还有林晓那把压得低低的、带着急切催促的声音,像复读机一样反复响起:“快一点……再快一点……监控……监控马上就要重启了……”
第二章 红色标记的地图
我不是被闹钟吵醒,也不是自然醒转。
是被一种过于明亮、过于强烈的阳光晃醒的。
意识回笼的瞬间,我立刻察觉到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