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跟书店请了假,这几天我来帮你照顾阿姨吧。”苏予诺说,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接下来的半个月,苏予诺每天都会来医院。早上提着小米粥过来,帮母亲擦脸、喂饭;中午回去做午饭,再送过来;晚上等杨昱恒来了,她才悄悄走。母亲喜欢吃她做的菜,尤其是她做的番茄炒蛋,母亲说“比饭馆里的还好吃”。
有一次,杨昱恒去卫生间,回来的时候,听见母亲对苏予诺说:“予诺啊,委屈你了,天天跑来跑去。昱恒这孩子,性子慢,又不懂事,你别跟他计较。”
苏予诺笑着说:“阿姨,我不委屈。昱恒很好,他很努力,也很孝顺。”
杨昱恒站在门口,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他知道,苏予诺对他的好,不是理所当然的。她本可以在书店里安安静静地看书、整理书,却因为他,每天奔波在医院和书店之间。
母亲出院那天,苏予诺也来了。她帮着收拾东西,把母亲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还把家里的窗户打开通风。杨昱恒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想给她一个家,一个有她、有母亲的家。
那天晚上,他送苏予诺回书店。巷尾的路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洒在他们身上,影子拉得很长。
“予诺,”杨昱恒停下脚步,鼓起勇气说,“等我毕业,找到稳定的工作,我就……”
他还没说完,苏予诺就打断了他:“昱恒,别说了。”她抬头看他,眼睛里有光,“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现在不是时候,你要先完成学业,照顾好阿姨。我等你,没关系。”
杨昱恒看着她的眼睛,里面全是信任和温柔。他用力点了点头:“予诺,我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苏予诺笑了笑,伸手帮他拂掉肩上的灰尘:“我相信你。”
那天晚上,杨昱恒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张图——一个小小的房子,房子里有三个人,一个坐在沙发上看书(是苏予诺),一个在厨房做饭(是母亲),还有一个在客厅里画图(是他自己)。房子的窗外,有一棵梧桐树,和巷尾的那棵一模一样。
他在图的旁边写了一行字:“予诺,这是我想给你的未来。”
第四章 2016年秋,那句“等我回来”的重量
2016年,杨昱恒毕业了。
他拿到了一家知名建筑事务所的offer,在上海。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薪水高,平台好,能接触到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但他也知道,上海离小镇很远,离苏予诺很远。
拿到offer那天,他第一时间给苏予诺打了电话。电话里,他兴奋地说:“予诺,我拿到上海的offer了!以后我就能赚很多钱,能给你和妈更好的生活了!”
电话那头,苏予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太好了,昱恒,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但杨昱恒能听出来,她的声音里,有一点不易察觉的失落。
他回小镇收拾东西的时候,苏予诺帮他整理行李。她把他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把他的笔记本放在最上面,还在他的包里塞了一包他喜欢吃的饼干。
“到了上海,要好好吃饭,别总熬夜画图。”她一边叠衣服,一边说,“天气冷了要加衣服,别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