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冉将陈婷的小匣子收到糕点铺子里后,才想起来只顾着收回原身的东西了,忘了要好好的盘点一下糕点铺子里的东西。
她斜靠在炕柜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用意识对糕点铺子里的物品进行盘点。
糕点铺子展示柜里的所有糕点、果脯、花生、瓜子和茶叶都是少一点儿,补一点儿的。
可能是爹娘担心她会饿死,才特意这么设置的,让她不管多大岁数,都能吃到爹和娘亲手做的糕点的味道。
除了展示柜这边,还有院子里的菜地和果树,也都是时刻挂果的。
方冉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多久补充一次,但她上辈子那么多年,还从来都没吃完过。
另外,厨房和仓库那边存放食物也是不会坏的。
所以,上辈子的方冉就把熟食都放在糕点铺子这边的柜台;蔬菜瓜果放在厨房里;生肉放在仓库里。
由于她人不能进去,就收了很多材料进去,用意识将茅房给垫平,里面存放的全都是上辈子从姑爷那里收来的书。
自己上辈子住的西屋里存放着小姐的嫁妆,堂屋和东屋放着她从姑爷家库房里收的东西。
至于柴火棚子,则完完全全被她收的那些兵器给挡住了,整个院子里慢慢得都堆满了兵器。
她刚刚收进来的原身的小木盒和陈婷的小木匣子,也因为这些地方都满了,直接收在了糕点铺子柜台的抽屉里。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并盘点完了糕点铺子的方冉,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
放松的同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自己不能对陈婷这么绝,直接把小木匣子收走,她很快就会发现。
毕竟小姑子谢芳才生了孩子,陈婷作为嫂子,肯定得随礼。
最近这几天正好过年,今天又只有自己在家,一旦东西丢了,肯定会先会怀疑自己的。
方冉这么一想,就把那个小匣子从糕点铺子里拿出来。
“既然要把小匣子放回去,这些零钱都是摆在最上面的,那不能留,等会儿还是像原来那样散在最上面。
这些票据,哎……好像都有日期,这张三月份到期,我没机会用,放匣子里。
这张明年到期,还是全国票,自己留着。
这张是军用票,管它什么时候到期,都是谢飞扬寄回来的,不给陈婷留……”方冉一一翻看着匣子里的票据。
不按自己以后可能需要到的票据的种类,只看使用范围和时效性。
至于钱,她留下了一千五百元。
五百元差不多就是陈婷从她这里骗走的钱。
还有一千元则是陈婷欺负原身的补偿费用,原身来到谢家五年,一年补偿个二百元应该不过分吧。
之后,她就把自己调出来的这些票据和钱一起尽可能的按照原来的样子放进小匣子,再送回到原来的位置。
从陈婷屋里出来,天色已经彻底黑了,借着月光,她看了看谢家菜地里的菜,发现了一种自己糕点铺子里没有的菜。
蹲下来想拔点儿菜收到糕点铺子里的时候,一阵有男有女的说笑声由远及近,还不等方冉反应,谢家的大门就被推开了。
“你这孩子咋在院儿里?不是病了吗?不在炕上躺着,跑出来干嘛?”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削妇女跑到方冉身边,将她从地上拽起来。
方冉知道,这人是原身的婆婆——冯杨花,现在也是自己的婆婆了。
她是这个家里最开始对自己抱有最大善意的人,自己以后想在谢家站稳脚跟,还等靠着她。
于是,她一改原身往日的扭捏,用虚弱的声音说:“娘,我在炕上躺了一天,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就想着起来拔点儿菜吃,有了力气,好给你们做饭,等你们回来吃。”
“一天没吃饭?不能啊!我走之前不是把煮好的鸡蛋和熬好的米粥、姜汤都给你端到炕沿上了吗?咋能一天没吃饭呀?
妞子?我不是让你盯着你二婶子,等她醒了让她把东西吃了,那些东西呢?都进了谁的肚子了?”冯杨花不用多想,那些吃的肯定是让那几个孩子给分着吃了。
她虽然对方冉有很多意见,但除了头几年困难的时候,她从来不在吃喝上刻薄方冉,是方冉自己总是把自己分到的东西让出去。
她知道方冉这么做是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可在外人看来,全家都健健康康的,就她方冉瘦得随时都能被风吹跑的样子,直接就是她冯杨花刻薄儿媳妇儿的铁证。
再加上她还去掺和闺女家的日子,冯杨花纠正了好几次,她还是屡教不改,次数多了,冯杨花就不想搭理这个二儿媳妇了。
以往这个儿媳妇也没少受委屈,但只要她不说,自己也就当不知道的。
这个家里都是亲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人家不想让自己为难,自己也乐得清闲。
这还是方冉进谢家后,头一次跟自己诉苦。
想来,还真的就是之前没跟谢飞扬领证圆房,心里没有底气,担心被赶走,才被迫妥协的。
既然方冉开口了,冯杨花也愿意替她出一回头,撑一次腰。
妞子原本是在开心的笑的,今天她不止吃到了鸡蛋,还吃到了肉,正美滋滋的回味呢,就突然被奶奶给吼了。
眼泪立刻就充盈了眼眶,害怕的说:“奶奶,我……不是我先起的头。
是刚子,刚子说勇子和涛子饿了,他们需要营养,得吃鸡蛋黄……我……呜呜……”
“行了,行了,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芳家里添了丁,飞扬也彻底的成家了。
咱就别因为那点儿吃食惹孩子不高兴了。
妞子娘,你去厨房,再给飞扬家的做点儿吃的,飞凡带着孩子们回屋睡觉去吧。
飞凡娘,咱俩回屋,芳那边的事儿,咱俩还得再合计合计。”谢家的大家长谢锄头发话了。
他是最看不得、听不得家里孩子哭的。
当然,也有想要和稀泥的意思。
就是因为这个二儿媳妇给闺女钱,让闺女的婆婆知道了,每个月都得要不说,还宣扬得到处都知道,让十里八乡的人都说他们老谢家倒贴亲家,是闺女做了对不起婆家的事儿,他们还解释不明白。
因着这个缘故,他对方冉有很大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