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构木为巢的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从穴居或露天而居的状态,进入了有固定住所的时代,是人类居住文明的开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巢居的出现,有效地保护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在远古时代,人类面临着来自自然界的诸多威胁,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野兽的袭击和洪水的侵害。通过将住所建在树上或架空的平台上,人们可以避开地面上的野兽和洪水,大大提高了生存的几率。例如,树上的巢居可以使人们远离地面上的猛兽,它们难以攀爬树木到达巢居;而干栏式建筑则可以有效地抵御洪水的侵袭,即使地面被淹没,人们仍然可以在架空的居住面上安全生活。这种居住方式的改变,使得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获得了更大的主动权,为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其次,巢居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巢居可以遮风挡雨,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和温暖,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在露天居住或穴居时代,人们饱受风吹日晒、雨淋雪冻之苦,很容易生病。而巢居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够有效地抵御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固定的住所也使得人们可以储存食物和工具,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在过去,由于没有固定的住所,人们只能随身携带少量的食物和工具,难以进行有效的储存。而有了巢居之后,人们可以将多余的食物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将工具整齐地放置在巢居中,方便随时取用。这种储存能力的提高,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应对食物短缺的季节,提高了生活的稳定性。
最后,巢居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固定的住所使得人们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有利于群体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在过去,人们为了寻找食物而不断迁徙,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协作。而有了固定的巢居之后,人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生活和生产,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内部逐渐出现了明确的分工,如有的成员专门负责采集,有的专门负责狩猎,有的专门负责制作工具等。这种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居住环境的改善也为人类的思维发展和文化创造提供了条件。在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居住环境中,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他们开始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逐渐积累了一些原始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成为早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人们还会在巢居的周围进行一些简单的装饰和艺术创作,如在墙壁上刻画图案、用彩色的泥土涂抹墙面等,这些都是人类早期文化创造的体现。
第三章 历史功绩:有巢氏对华夏文明的贡献
第一节 推动生产力发展
有巢氏构木为巢的创举,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