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穿过拍卖行的走廊,带着宣纸和墨香的味道。林砚低头看着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铜墨盒的温度。原来真正的财富,从来都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只要愿意用心拂去尘埃,那些被遗忘的温暖与故事,就会在新的时光里,重新流淌。
第五章:老钟表的新生
拍卖行隔壁的修表铺最近总传来叹气声。林砚路过时探头一看,只见李师傅正对着一堆拆开的钟表零件发愁,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手里的螺丝刀半天没落下。这是家开了三十年的老铺,李师傅修表的手艺在老城区出了名,可如今柜台上却摆着七八台蒙尘的老钟表,针脚停在不同的时刻,像是被时光遗忘的标本。
“李师傅,这表咋了?”林砚推门进去,一股机油混着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最显眼的是台老式座钟,红木外壳裂了道缝,钟摆歪在一边,玻璃罩上的花纹都磨平了。
李师傅叹了口气,放下螺丝刀:“小林啊,这些都是老主顾送来修的钟,有的是民国的座钟,有的是八九十年代的机械表。零件坏了配不到新的,就算修好也没人用,放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他指着那台座钟,“这是张教授家传的,他说修不好就当废品处理,可我看着心疼啊。”
林砚拿起座钟的玻璃罩,透过灰尘能看到里面精致的齿轮结构。指尖刚碰到金属钟摆,怀里的聚宝钱突然微微发烫,一股暖意顺着手臂蔓延。脑海中闪过些画面:文创店里改造的钟表台灯、咖啡馆墙上挂着的复古挂钟、年轻人手里把玩的机械表模型……
“李师傅,这些钟表不一定非要修好报时啊。”林砚指着座钟的红木外壳,“您看这木料和雕花,改成小摆件或者收纳盒多好看。机械表的机芯可以做成钥匙扣、书签,现在年轻人就喜欢这种有年代感的小物件。”
李师傅愣了一下,摇着头笑:“改摆件?谁会买啊?这些老零件锈的锈、缺的缺……”
“就因为是老零件才值钱。”林砚拿起一个机械表机芯,齿轮咬合的纹路还很清晰,“您看这工艺,现在的电子表根本比不了。咱们保留机芯的原貌,加个底座或链条,做成‘时光标本’,再配上卡片讲讲钟表的年代故事,肯定有人喜欢。”他顿了顿,眼睛亮起来,“咱们还能搞个‘旧钟改造体验课’,让大家自己动手装机芯,体验老手艺的乐趣。”
李师傅盯着机芯看了半天,慢慢点了点头:“行……我试试。反正也是要扔的,不如折腾折腾。”
说干就干。林砚帮李师傅把钟表分类:座钟拆出红木外壳,打磨后做成收纳盒;机械表机芯清理干净,配上皮质表带或金属链条;连断了的钟摆都被截成小段,做成别致的书签。李师傅拿出压箱底的工具,佝偻着背在工作台前忙活,镜片后的眼睛渐渐有了光。
林砚拍了改造过程的照片,发在社区群里:“三十年老铺手工改造,把时光戴在身上。老式机械表机芯钥匙扣、红木座钟收纳盒限量发售,支持旧钟以旧换新。”
没想到消息刚发出去,就有人来咨询。第一位顾客是个年轻人,捧着改造后的机芯钥匙扣爱不释手:“这比买的文创有意义多了!每个齿轮都在讲故事。”很快,七八台旧钟表的零件被改造成三十多个小物件,周末的体验课更是报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