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记者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答案。马拉松冠军的感谢名单里,通常是教练、家人,很少有人会先提单位的领导同事。
林苒没管他们的反应,视线望向远方,像是能穿透人群,看到医院科室那盏永远亮着的值班灯。
“我是市一院心内科的护士,林苒。”她报出自己的单位和名字,上一世她怕被说“蹭单位名气”,绝口不提,这一次,她想让所有人知道,她的成绩里,有他们的份,“为了备赛这半年,我前前后后请了十三次调休,每次都得麻烦护士长重新排值班表。我们科本来就忙,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调一次休,同事们就得替我多值一次班。”
她想起三月那次调休,她要去邻市参加半马测试赛,提前一周找护士长请假。护士长翻着排班表,眉头拧了半天,最后把自己的休班让了出来,说“我家老头子最近住院,我正好去陪护,顺便替你顶个班”。后来她才知道,护士长丈夫那阵子早出院了,她是连着值了两个大夜,才挤出她的调休时间。
“有次我值完大夜,早上七点就得去操场练节奏跑,李姐看我熬得眼睛通红,硬把我推出值班室,说‘你去练吧,晨会我替你开,医嘱我帮你核对’。”林苒笑了笑,眼眶却热了,“她替我值完班,下午还得去接孙子放学,那天她孙子在幼儿园等了快一小时,哭着说‘奶奶怎么才来’。”
这些事,上一世她知道,却没往心里去。她总觉得是自己“硬挤时间”才换来的训练机会,却忘了那些被她“挤”走的时间,是同事们用自己的休息、甚至家人的陪伴补回来的。
“还有王哥,上次我训练崴了脚,他替我值了三天班,自己累得在护士站晕倒了,醒了还说‘小事,你好好养伤’。”她掰着手指,一桩桩一件件说,声音越来越轻,却越来越清楚,“我们科的小吴,刚毕业没多久,我找她替班,她从来没说过‘不’,哪怕她自己还在适应三班倒……”
现场静了下来,只有风吹过彩旗的声音。记者们的镜头没停,却没人再打断她,连周围的观众都放轻了说话声。
“拿到冠军当然开心,但我更怕对不起他们。”林苒低头摸了摸脖子上的奖牌,冰凉的金属好像烫了起来,“护士的班是人命班,我调休一次,同事们就得多担一份责任。以前总觉得自己委屈,为了训练求爷爷告奶奶,现在才明白,他们没义务替我扛,却一直帮我扛着。”
她抬起头,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很沉,停了好几秒才直起来:“护士长,李姐,王哥,小吴……还有科室所有同事,谢谢你们。这次的奖金,我打算请科室所有人吃饭,算我赔罪,也真心谢谢你们愿意让我‘折腾’。”
说完,她没再接受其他采访,跟志愿者说了声“抱歉”,就转身往休息区走。后背还对着镜头,她却觉得心里那块堵了很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上一世,她用一句话伤了所有人;这一世,她想把那些没说出口的感谢,全说清楚。
3 科室群里的消息炸了
林苒换完衣服,刚拧开一瓶水,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她拿起一看,科室群的消息提示已经99+,屏幕上方弹出护士长的消息:“小林,你在领奖台上说的话,我们都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