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指导着下人们,用滚烫的开水冲洗那些发霉的米,利用高温杀死一部分霉菌。然后,再将米和石灰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
石灰是碱性的,可以中和一部分霉菌的毒素,同时,它强烈的吸水性,也能让粮食变得干燥,不易继续霉变。
这套操作,在现代人看来,简单得可笑。
但在三国时代,却如同天方夜谭。
所有人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我,包括糜芳。
他站在一旁,看着我这个病弱的弟弟,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几十个下人,处理着连他都束手无策的难题,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忙活了大半天,直到傍晚,第一批处理过的粮食才算完工。
虽然颜色还是有些发黄,但那股刺鼻的霉味,已经淡了很多。
我让人牵来一匹马,将处理过的米拌在草料里。
那匹马先是闻了闻,然后毫不犹豫地大口吃了起来。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糜芳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力气有点大,让我差点咳出来。
“仲璋……你……这些都是跟谁学的?”
“书上看的。”我面不改色地撒谎,“一本……古籍。”
“古籍?”糜芳将信将疑。
“哥,重点不是这个。”我看着他,认真地说道,“重点是,我们不仅没有损失这批粮食,还找到了一个处理霉粮的法子。这件事,你必须立刻上报给二爷。”
“上报?”糜芳的脸又拉了下来,“我才不去触他的霉头。”
“糊涂!”我低喝一声,“哥,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你怎么就不明白?”
“功劳?”
“当然是功劳!”我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说道,“你想想,军中缺粮,是常有的事。淋雨发霉,更是家常便饭。以前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只能扔掉!现在我们有了这个法子,能挽回多少损失?能救活多少士兵?这功劳,还不大吗?”
我继续加码:“你上报的时候,不能只说解决了这次的问题。你要把这个法子,写成条陈,详细阐述其原理和步骤,让全军都能推广!这样一来,二爷看到的,就不是一个犯了错的南郡太守,而是一个为大军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大功臣!”
糜芳的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
他不是傻子,只是被怨气蒙蔽了双眼。
被我这么一点拨,他立刻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你是说……让我把这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不。”我摇了摇头,笑了,“哥,是你揽到我们‘兄弟’身上。”
我指了指自己:“你要告诉二爷,是你督导有方,而我,你体弱多病的弟弟糜珩,偶读古籍,献上了这个‘石灰洗米法’。如此一来,既显出了你的知人善任,也让二爷知道,我们糜家,除了你,还有人。”
糜芳怔怔地看着我,半晌,才吐出一句:“仲璋,你……真的长大了。”
我笑了笑,没说话。
我不是长大了,我是换了个人。
一个,能带你们活下去的人。
糜芳的动作很快。
当天晚上,一份由他亲笔书写,详细记述了“石灰洗米法”的奏报,就加急送往了襄樊前线,关羽的中军大帐。
我不知道关羽看到这份奏报时是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