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程意,一个平平无奇的社畜。
周末,我花三百块买了一张“感动之夜”慈善晚宴的入场券,不是因为我善心泛滥,纯粹是想看看传说中的“慈善家”高老师,是怎么把一群成年人讲得抱头痛哭,然后心甘情愿掏空口袋的。
现场灯光很专业,音乐很催泪,高老师的故事讲得比我老板画的饼还真。
大家都在哭,在掏钱,在争当那个最善良的人。
我不哭,也不掏钱。
我只是举起手,问了几个关于物流成本和行政开销的小学数学问题。
然后,全场就安静了。
他们说我是来砸场子的,说我没有同情心。
可我觉得,真正的善良,应该是清醒的,理智的,是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干净地到达需要它的人手里。
而不是一场用眼泪和情绪堆砌起来的自我感动。
1
我坐在会场第八排,位置还行,能清楚看见台上那块巨大的LED屏幕。空气里飘着一股酒店香薰和自助餐食物混合的味道。
三百块的入场券,包一顿不怎么样的自助餐,和一个两小时的“灵魂洗礼”。
性价比,有点低。
我旁边的大姐,已经用掉了第三张纸巾。台上,被称为“高老师”的男人,正用一种饱含热泪的男中音,讲述着大凉山里一个孩子的求学故事。
故事很标准。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每天走几十里山路,唯一的愿望是有一支新铅笔。
LED屏幕上,适时地放出了一张高清特写。那孩子脸上全是泥,眼睛又大又亮,直勾勾地看着镜头。
“看看这双眼睛!”高老师的声音开始哽咽,“朋友们,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吹着空调,吃着美食,我们有什么资格,对这样的眼神无动于衷?”
我叉起一块西瓜,塞进嘴里。
甜,但是水放多了,不脆。
旁边的大姐抽泣着碰了碰我的胳膊,“小姑娘,你怎么不哭啊?太可怜了。”
我咽下西瓜,对她笑了笑,“阿姨,我泪点高。”
高老师不是骗子,至少执照齐全。他搞的这个“暖风”计划,在本地小有名气。每年都会办几场这样的慈善晚宴,请一些小老板,一些有闲钱的全职太太,聚在一起,听故事,捐钱。
流程我都打听清楚了。先是故事会,然后是现场认捐,最后是合影留念,发朋友圈一条龙。
捐得最多的,能跟高老师单独合影,照片会挂在他们协会的荣誉墙上。
我不是来捐钱的。
我是来看戏的。
故事讲完了,灯光暗下来,换了一首更悲伤的音乐。高老师站在台中央,像一尊准备牺牲的雕像。
“孩子们没有错!他们只是……生错了地方!”他大手一挥,屏幕上出现一个巨大的二维码,“现在,让我们伸出援手!现场捐款的朋友,每一笔钱,我们都会记录在册,都会送到孩子们手上!”
气氛被烘托到了顶点。
我邻座的大姐,毫不犹豫地扫码,输入了一个“888”。她输密码的时候,还特意把手机往我这边侧了侧。
前排一个戴金链子的大哥,直接喊了出来:“我捐一万!”
现场立刻响起一片掌声。
高老师眼眶红了,对着大哥的方向深深鞠躬:“感谢这位先生的善举!您的名字,会被孩子们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