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丹砂一滴血,劫数几轮回
大明嘉靖年间,紫禁城的丹炉日夜不熄。
嘉靖皇帝沉迷长生,方士云集西苑,以朱砂为引,以人血为媒,炼那虚无缥缈的不死金丹。丹炉里的火光照亮九重宫阙,也映出帝国暗处的血色阴影——东南倭患未平,辽东铁骑又起,而朝堂之上,严党专权,百官噤声。
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道里,武将陆昭从血与火的海疆战场,一步步踏入权力与长生的致命漩涡。他曾在福建崇武所血战倭寇,刀锋染血,战功赫赫;也曾踏入西苑庆功宴,目睹丹炉青烟下,宫女腕间的诡异烫痕。当他违抗军令,从萨尔浒的尸山血海中救出袍泽残部时,等待他的不是功勋,而是诏狱深处的丹炉与那句低语:“陛下金丹将成,只缺一味“先天无妄之人”的血。”
何为“先天无妄之人”?是未染官场浊气的纯粹武将?是刚直犯上、屡逆圣意的边关战将?抑或,仅仅只是帝王丹方上的一味药引?
这部小说以真实历史为骨,以悬疑权谋为血肉,讲述一名武将如何在皇权、战争与长生执念的夹缝中挣扎求生。这里有东南抗倭的血腥战场,有紫禁城丹房里的诡谲秘辛,有萨尔浒雪原上的铁骑厮杀,也有诏狱深处,那尊三足丹炉里永不熄灭的暗红火光。
丹砂劫,劫的不仅是人命,更是人心。
愿读者在翻过最后一页时,仍能听见那柄绣春刀劈向丹炉的铮鸣——
那是武将的傲骨,在长生梦碎时,最后的回响。
第一章:血染崇武
浓稠的铁锈与咸腥的海风味道,死死扼住了福建崇武所这片刚刚沉寂下来的滩头。潮水呜咽着,漫过破碎的船板,卷走散落的肢体,再退下时,便在湿漉漉的沙砾上留下蜿蜒、粘稠的暗红痕迹。月光惨白,映照着一片狼藉的修罗场。折断的倭刀、碎裂的竹甲、明军染血的鸳鸯阵藤牌......死亡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一寸空气里,连呜咽的海风都吹不散。
陆昭踩着脚下粘腻湿滑的沙砾,一步步走过这片他亲手搏杀出来的死地。每走一步,沉重湿透的甲叶都摩擦着内里被汗水浸透的里衣,发出沉闷而疲惫的声响。他右臂的旧伤又在隐隐作痛,那是在上一场恶战中,被倭寇头目临死反扑的一刀留下的纪念。此刻,每一次心跳都牵扯着那道深嵌在肌肉里的伤痕,提醒着战斗的酷烈。
他高大的身躯在惨淡的月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仿佛一尊沉默的、沾满血污的铁像。脸上溅上的几道血痕已经干涸,变成深褐色的痂,如同狰狞的刺青。唯有那双眼睛,在浓眉之下,锐利如鹰隼,扫视着这片被蹂躏过的海滩,审视着部下的收尾。目光所及之处,士兵们无声地搬运着同袍或倭寇的遗体,动作沉重而迅速,麻木的脸上刻满了劫后余生的疲惫。
“大人,”一个嘶哑疲惫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副千户王崇焕。他脸上糊满了血和汗,盔甲歪斜,一只胳膊用撕下的战袍草草缠裹着,渗着暗红。“清点......清点完了。倭寇首级三百七十一,贼船焚毁殆尽。我军......战殁一百五十八人,伤者二百余。”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阵亡兄弟的名录,已经让书吏在誊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