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年一度的花灯节上,人声鼎沸。
谢凌云抱着珩儿,与李雁宁走在喧闹的大街上。
珩儿高举着糖葫芦,右手紧紧抱着他的脖子,兴奋地指着各式各样地花灯。
小脸在灯火的照映下红扑扑的。
这本该是温馨的画面,可谢凌云心底却像坠着一块冰冷的石头,沉甸甸的,让他透不过气。
目光扫过那些流光溢彩的花灯,毫无欣赏之意,只觉得晃眼。
他频频望向秦府的方向,眼前姜时愿苍白憔悴、颈间带血、踉跄离去的模样挥之不去。
她最后那声带着委屈和依赖的“棠宁......你怎才来?”像根细针,反复刺着他的心。
“爹爹!你看那个!”珩儿突然挣脱他的怀抱。
跑到一个卖风筝的摊子前,踮着脚去够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风筝。
谢凌云下意识跟过去,目光落在风筝上,心头猛地一悸。
眼前仿佛浮现出许多年前,还是豆蔻少女的姜时愿。
也是这样踮着脚尖,指着摊子上最漂亮的蝴蝶风筝,回头对他笑得眉眼弯弯。
清脆的声音喊着:“凌云哥哥,我要那个!”
那时的阳光,她眼底的光,比这满街花灯还要亮。
“时愿......”他喃喃出声,一种强烈的、混杂着愧疚与恐慌的情绪瞬间攫住了他。
他得回去!立刻!马上去秦府接她!
她受了那么重的家法,又在祠堂跪了那么久,她需要他!他不能把她一个人丢在那里!
“凌云!”李雁宁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恰到好处的委屈。
她快步上前,挽住他的手臂,力道带着不容置疑的亲昵,“这是咱们一家三口第一次一起过花灯节呢。你看,那边有放花灯的河,珩儿念叨一路了,我们去陪他放花灯好不好?”
她仰头望着他,眼中含着期待和祈求。
又将珩儿往他面前轻轻推了推:“珩儿,是不是想让爹爹陪我们去放花灯,给娘亲祈福呀?”
珩儿立刻抱住谢凌云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爹爹!放花灯!给娘亲祈福!我们一起去!”
谢凌云低头看着儿子依赖的小脸,那声“爹爹”像一盆温水,暂时浇熄了他心头那簇急切的火苗。
是啊,这是珩儿期盼已久的......他压下心中翻腾的不安,试图说服自己:
时愿在秦府有棠宁照顾,定是安全的。
她那么明事理,定会理解他此刻的难处。
明日,明日一早他就去接她,亲自向她解释一切,他们还有长长的未来......
他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俯身抱起珩儿:“好,爹爹陪你去放花灯。”
灯火阑珊处,他抱着孩子,身边依着李雁宁,身影渐渐融入欢乐的人潮。
那盏盏祈愿的花灯顺流而下,却载不动他心底悄然蔓延的恐慌。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谢凌云几乎是彻夜未眠,天边刚透出一丝鱼肚白,他便翻身下榻。
无视李雁宁惺忪睡眼里的挽留和欲言又止,草草披上外袍,大步冲出府门。
“备马!”他厉声吩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嘶哑。
骏马如离弦之箭,疾驰在空旷的街道上,敲打着他越来越快的心跳。
昨夜强行压下的不安,此刻如同凶猛潮水,拼命向他袭来。
他一遍遍在心里描摹着见到姜时愿时的场景:
她或许还在生气,或许脸色依旧苍白,但只要他好好道歉,好好哄她,她总会原谅他的......毕竟,他们有那么深的十五年情分。
秦府紧闭的朱漆大门出现在眼前。
谢凌云猛地勒住缰绳,马儿发出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
他翻身下马,动作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和慌乱。
那扇紧闭的门扉,像一块巨石骤然堵在他胸口,窒息感瞬间袭来。
“时愿!”他扬声喊道,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突兀,
带着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颤抖和迫切,“姜时愿!开门!是我!”
无人应答,只有晨风吹过檐角的风铃,发出几声空灵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