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正题来了。
我坐直了身体,没说话。
果然,吏部尚书,也就是于涧他爹,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太后娘娘说的是啊。长公主殿下乃万金之躯,实不该为俗物劳神。如今北狄求亲,正是天赐良机。若公主能远嫁北狄,换我大齐十年安宁,实乃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功德啊!”
他一开口,兵部尚书立刻附和:“是啊!霍将军常年驻守北境,最知北狄之凶悍。若能兵不血刃,化干戈为玉帛,实乃我大齐之幸,万民之幸!”
霍趋站了起来,瓮声瓮气地说:“末将以为,和亲可行。”
他大概是觉得,只要我嫁去了北狄,他就不用娶我了,也算是解脱了。
一时间,殿内群情激昂,个个都化身为了国为民的忠臣,口口声声都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好像只要我一点头,天下立刻就太平了。
我安静地听着,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地开了口。
“各位大人,各位夫人,说完了吗?”
我的声音不大,但园子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我端起面前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既然说完了,那就轮到我说了。”
我看向吏部尚书:“于尚书,你说我嫁过去是功德。那不如,让你儿子于涧,尚了北狄的公主如何?也算是为国分忧了。”
于尚书脸色一白:“殿下,这……这怎么能相提并论!犬子……犬子乃是男儿身!”
“哦?男儿身就不能为国牺牲了?看来于尚书觉得,只有女人才配去死啊。”
于尚书被我一句话噎得满脸通红。
我又看向兵部尚书:“李尚书,你掌管天下兵马,如今却主张用一个女人去换和平。莫不是觉得,我大齐的百万雄师,都是摆设?还是说,李尚书觉得,你这个兵部尚书,当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兵部尚书的冷汗“刷”就下来了。
最后,我看向霍趋。
“霍将军,你说和亲可行。我记得不错的话,霍家满门忠烈,你父亲,你兄长,皆是战死沙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的疆土,你现在打算,让我一个女人,用婚姻去守?”
“你对得起你霍家的列祖列宗吗?”
霍趋那张黑脸,瞬间涨成了紫红色。他握紧了拳头,骨节“咔咔”作响,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我放下茶杯,环视一周。
那些刚才还慷慨陈词的大臣和夫人们,此刻都低下了头,不敢与我对视。
“各位,口口声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怎么一到要你们自己付出的时候,就都哑巴了?”
“你们想的,无非是牺牲我一个,保全你们自己的荣华富贵。让我去北狄的冰天雪地里受苦,你们在京城里继续享受太平。算盘打得真是精啊。”
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太后身上。
“母后,您也是女人。您觉得,把女儿当成货物一样,拿去交易,换来的和平,能心安理得吗?”
太后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想说什么,却被我堵得开不了口。
“这江山,姓季。是我父兄的,也是我的。我季家的江山,不需要靠卖女儿来维持。”
我站起身,对着太后福了一福。